close
揭秘蒙古油煙分離機在地緣夾縫中逐步突圍的妙招
撰稿人鄧睿撰文指出,蒙古最新提出的“永久中立國”的構想,可謂其90年代之後的外交政策與實踐的總結與制度化。大象搏鬥起來固然聲勢可怖,然而聰明的人卻知道未雨綢繆,削弱乃至消除引起爭鬥的因素。若是借此成就一處和平,獲益的又豈止是草坪呢?經濟上,無論是設計中的“中蒙俄經濟走廊”,還是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乃至俄羅斯的跨歐亞通道以及蒙古的“草原之路”計劃,蒙古都無疑將是重要獲益者。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借用這樣一句非洲諺語來形容小國處境,“大象打架,遭殃的總是草坪”。夾在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蒙古,就好像這樣一塊草坪。《韓非子》裡說“長袖善舞,多錢善賈”,經濟上對南北兩鄰的嚴重依賴的蒙古,在處理雙邊關系上的回旋餘地並不太大。
自1921年脫離中華民國至1991年蘇聯解體,蒙古采取全面倒向蘇聯的“一邊倒”政策,並在後期扮演著蘇聯油煙處理機價格衛星國的角色。在此期間,蒙古與中國間的雙邊關系完全隨中蘇關系的波動或親或疏,尚無獨立的外交政策。誰能想到,當年處在中蘇夾縫間的內陸小國蒙古,在日後不僅為自己爭取到瞭足夠的生存空間,還將成為東北亞局勢的調停者和全球事務的重要參與者。
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引發的地緣政治劇變為蒙古制造瞭一個重新定義國傢利益和重塑外交政策的契機。這一次,蒙古摒棄瞭先前狹隘的外交思路,結束瞭“一邊倒”的政策並跳出瞭“二選一”的傳統政治選擇題。從1994年確立“等距離外交”的方針開始,到上世紀90年代末正式實施“第三鄰國”的政策,再到2015年提出“永久中立國”的構想,蒙古從地緣夾縫中逐步突圍,拓寬本國的生存空間。
蒙古將發展同中俄等距離的友好關系作為其對外政策的首要任務。2014年8月,中蒙兩國首腦在烏蘭巴托簽署瞭關於建立和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聯合宣言。同時,蒙古將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國確立為自己除中俄外的的“第三鄰國”,並力求同亞太地區各國維持良好的雙邊關系。此外更為重要的是,蒙古還積極參與全球事務,借此將本國利益與區域各國利益以及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掛鉤,從而在鞏固本國外交架構的同時,進一步確保瞭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具體實施上,蒙古將現有的國際多邊機制作為其全球參與的基礎平臺。在諸多議題上,蒙古與聯合國開展合作。更在聯合國會議上為陸鎖國群體頻頻發聲。2012年,蒙古加入瞭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從此得以作為第57個成員國參與歐洲安全事務的磋商。在亞太地區,蒙古作為《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締約國,展示瞭其與區域各國加強雙邊關系的決心。蒙古還以不同的身份參與到亞太地區各種區域合作框架中,如上海合作組織、太平洋(601099,股吧)經濟合作理事會,東盟(亞細安)地區論壇,東亞-拉美合作論壇等。此外,蒙古長期以來一直尋求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希望進一步強化其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性。
蒙古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的表現尤為亮眼。自2002年向聯合國派出兩名軍事觀察員以來,蒙古共向聯合國輸送5600餘名維和士兵,其足跡遍及伊拉克、阿富汗、科索沃、塞拉利昂、乍得、南蘇丹、西撒哈拉、剛果、埃塞俄比亞、利比亞等國。截至2015年9月底,同時活躍在全球的蒙古維和士兵共計947人,占聯合國維和部隊人數的百分之一,使蒙古這個不足300萬人口的小國成為全球第29大維和部隊派遣國。
2011年,蒙古向南蘇丹派遣出第一支完全自給自足的維和部隊,人數多達850名,是其維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部署。在這一次行動中,蒙古人民軍向世界展示瞭其在復雜的作戰環境下的戰鬥力,為本國贏得瞭聲譽。當然,蒙古的維和行動並不完全出於國際主義精神,也是基於深思熟慮的現實考量。首先,參與維和行動能夠提升蒙古的國際知名度,蒙古也希望借此成為區域維和行動支援的中心。其次,為增進各國間的軍事互信,蒙古於2006年將原同美國聯合舉辦的代號為“可汗探索”雙邊軍演轉變為多國參演的維和軍演。
2015年,來自23個國傢的千餘名軍官參演瞭以加強各國維和行動的合作和協調為主題“可汗探索”維和軍演。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也首次派遣實兵參加演習。通過主辦並參與聯合軍演,蒙古希望同參演各國建立起軍對軍的職業關系,為各國提供提升維和力量的平臺,增進參演各國的軍事互信。另外,維和行動帶來的實戰經驗,以及在此過程中美國和北約為蒙古提供的軟硬件支持,也提升瞭蒙古人民軍的作戰能力。
除瞭參與和支持現有的國際機制,蒙古還發起瞭一系列多邊對話平臺,為自己在大國的談判桌上爭取到瞭一席之地。2014年9月,蒙古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借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14次會議之機,邀請中俄兩國元首進行首次三邊會談。席間,中俄蒙三國提議共同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將在基建、經貿和文體各領域加強合作。今年7月,三國元首在烏法雙峰會之後再次會晤,並制定瞭中俄蒙發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線圖。通過制造共同利益,蒙古巧妙地將其長期面對的“大象草坪困境”轉化為瞭連接中俄兩國的契機。
2015年9月底,蒙古、日本和美國在紐約舉辦瞭由蒙古發起的第一次部長級會議,為三國在全球安全和經濟事務上加深交流奠定瞭基礎。推動朝核問題的解決和促進朝鮮半島對話的努力,近年來更讓蒙古得到瞭國際社會的極大關註。蒙朝友誼可追溯到冷戰初期,雙方人員高層一直往來頻繁。2002年,朝方曾表示蒙古人民是其在東北亞唯一真正的朋友。2013年,蒙古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訪問平壤,成為瞭金正恩上任後接見的首位外國元首。並且,蒙古與朝鮮問題其他利益攸關方均保持友好關系,沒有領土爭端等遺留問題。因此,蒙古逐漸成為朝鮮和東亞其他各國溝通的橋梁。
蒙古也利用這一優勢,將自己定位成促進朝鮮問題和平解決的公平協調人。蒙古效仿“赫爾辛基進程”發起的“烏蘭巴托對話”,成為六方會談之外討論朝鮮問題的重要多邊場所。“烏蘭巴托對話”旨在增進區域互信,消除不穩定因素,從低政治領域自下而上加強區域合作。
通過組織朝韓女性領袖互訪,朝韓醫學交流,國際拳擊賽,協調入朝的國際糧食援助等,加強朝鮮和東亞各國之間的聯系紐帶,蒙古進一步取得瞭朝鮮的信任。在六方會談陷入停滯、朝鮮對韓國發起的東北亞和平合作倡議依然保持敵意的狀態下,“烏蘭巴托對話”成為瞭朝鮮和六方會談其他各方保持交流的重要平臺。蒙古還通過牽線搭橋,推動瞭日本人質事件的解決和朝日關系的正常化。
蒙古的這一系列行為,固然發自其希望東亞地區長久保持穩定與和平的真誠意願,同時也從中受益匪淺。軍事上,蒙古每年可直接獲得美國提供的價值3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武器裝備和人員培訓等。經濟上,無論是設計中的“中蒙俄經濟走廊”,還是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乃至俄羅斯的跨歐亞通道以及蒙古的“草原之路”計劃,蒙古都無疑將是重要獲益者。蒙古和日本還於近期敲定瞭經濟合作協定的基本條款,達成瞭兩國牛肉和汽車貿易相互關稅減免的協定。
平衡於大國間,努力協調著東北亞局勢的蒙古,成功取得瞭相對於其國力而言較高國際地位。在參與全球與區域事務的過程中,蒙古不僅為自身發展營造瞭穩定的外部環境,同時也為相關地區的安全及和平做出瞭矚目貢獻。
蒙古最新提出的“永久中立國”的構想,可謂其90年代之後的外交政策與實踐的總結與制度化。大象搏鬥起來固然聲勢可怖,然而聰明的人卻知道未雨綢繆,削弱乃至消除引起爭鬥的因素。若是借此成就一處和平,獲益的又豈止是草坪呢?
經濟上,無論是設計中的“中蒙俄經濟走廊”,還是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乃至俄羅斯的跨歐亞通道以及蒙古的“草原之路”計劃,蒙古都無疑將是重要獲益者。
作者畢業於喬治華盛頓大學,目前在新加坡工作。文章來源:聯合早報網
【獨傢稿件聲明】凡註明“和訊”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未經和訊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如需轉載,請與010-85650688聯系;經許可後轉載務必請註明出處,並添加源鏈接,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靜電機512F59CA568BB2D0
撰稿人鄧睿撰文指出,蒙古最新提出的“永久中立國”的構想,可謂其90年代之後的外交政策與實踐的總結與制度化。大象搏鬥起來固然聲勢可怖,然而聰明的人卻知道未雨綢繆,削弱乃至消除引起爭鬥的因素。若是借此成就一處和平,獲益的又豈止是草坪呢?經濟上,無論是設計中的“中蒙俄經濟走廊”,還是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乃至俄羅斯的跨歐亞通道以及蒙古的“草原之路”計劃,蒙古都無疑將是重要獲益者。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借用這樣一句非洲諺語來形容小國處境,“大象打架,遭殃的總是草坪”。夾在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蒙古,就好像這樣一塊草坪。《韓非子》裡說“長袖善舞,多錢善賈”,經濟上對南北兩鄰的嚴重依賴的蒙古,在處理雙邊關系上的回旋餘地並不太大。
自1921年脫離中華民國至1991年蘇聯解體,蒙古采取全面倒向蘇聯的“一邊倒”政策,並在後期扮演著蘇聯油煙處理機價格衛星國的角色。在此期間,蒙古與中國間的雙邊關系完全隨中蘇關系的波動或親或疏,尚無獨立的外交政策。誰能想到,當年處在中蘇夾縫間的內陸小國蒙古,在日後不僅為自己爭取到瞭足夠的生存空間,還將成為東北亞局勢的調停者和全球事務的重要參與者。
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引發的地緣政治劇變為蒙古制造瞭一個重新定義國傢利益和重塑外交政策的契機。這一次,蒙古摒棄瞭先前狹隘的外交思路,結束瞭“一邊倒”的政策並跳出瞭“二選一”的傳統政治選擇題。從1994年確立“等距離外交”的方針開始,到上世紀90年代末正式實施“第三鄰國”的政策,再到2015年提出“永久中立國”的構想,蒙古從地緣夾縫中逐步突圍,拓寬本國的生存空間。
蒙古將發展同中俄等距離的友好關系作為其對外政策的首要任務。2014年8月,中蒙兩國首腦在烏蘭巴托簽署瞭關於建立和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聯合宣言。同時,蒙古將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國確立為自己除中俄外的的“第三鄰國”,並力求同亞太地區各國維持良好的雙邊關系。此外更為重要的是,蒙古還積極參與全球事務,借此將本國利益與區域各國利益以及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掛鉤,從而在鞏固本國外交架構的同時,進一步確保瞭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具體實施上,蒙古將現有的國際多邊機制作為其全球參與的基礎平臺。在諸多議題上,蒙古與聯合國開展合作。更在聯合國會議上為陸鎖國群體頻頻發聲。2012年,蒙古加入瞭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從此得以作為第57個成員國參與歐洲安全事務的磋商。在亞太地區,蒙古作為《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締約國,展示瞭其與區域各國加強雙邊關系的決心。蒙古還以不同的身份參與到亞太地區各種區域合作框架中,如上海合作組織、太平洋(601099,股吧)經濟合作理事會,東盟(亞細安)地區論壇,東亞-拉美合作論壇等。此外,蒙古長期以來一直尋求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希望進一步強化其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性。
蒙古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的表現尤為亮眼。自2002年向聯合國派出兩名軍事觀察員以來,蒙古共向聯合國輸送5600餘名維和士兵,其足跡遍及伊拉克、阿富汗、科索沃、塞拉利昂、乍得、南蘇丹、西撒哈拉、剛果、埃塞俄比亞、利比亞等國。截至2015年9月底,同時活躍在全球的蒙古維和士兵共計947人,占聯合國維和部隊人數的百分之一,使蒙古這個不足300萬人口的小國成為全球第29大維和部隊派遣國。
2011年,蒙古向南蘇丹派遣出第一支完全自給自足的維和部隊,人數多達850名,是其維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部署。在這一次行動中,蒙古人民軍向世界展示瞭其在復雜的作戰環境下的戰鬥力,為本國贏得瞭聲譽。當然,蒙古的維和行動並不完全出於國際主義精神,也是基於深思熟慮的現實考量。首先,參與維和行動能夠提升蒙古的國際知名度,蒙古也希望借此成為區域維和行動支援的中心。其次,為增進各國間的軍事互信,蒙古於2006年將原同美國聯合舉辦的代號為“可汗探索”雙邊軍演轉變為多國參演的維和軍演。
2015年,來自23個國傢的千餘名軍官參演瞭以加強各國維和行動的合作和協調為主題“可汗探索”維和軍演。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也首次派遣實兵參加演習。通過主辦並參與聯合軍演,蒙古希望同參演各國建立起軍對軍的職業關系,為各國提供提升維和力量的平臺,增進參演各國的軍事互信。另外,維和行動帶來的實戰經驗,以及在此過程中美國和北約為蒙古提供的軟硬件支持,也提升瞭蒙古人民軍的作戰能力。
除瞭參與和支持現有的國際機制,蒙古還發起瞭一系列多邊對話平臺,為自己在大國的談判桌上爭取到瞭一席之地。2014年9月,蒙古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借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14次會議之機,邀請中俄兩國元首進行首次三邊會談。席間,中俄蒙三國提議共同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將在基建、經貿和文體各領域加強合作。今年7月,三國元首在烏法雙峰會之後再次會晤,並制定瞭中俄蒙發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線圖。通過制造共同利益,蒙古巧妙地將其長期面對的“大象草坪困境”轉化為瞭連接中俄兩國的契機。
2015年9月底,蒙古、日本和美國在紐約舉辦瞭由蒙古發起的第一次部長級會議,為三國在全球安全和經濟事務上加深交流奠定瞭基礎。推動朝核問題的解決和促進朝鮮半島對話的努力,近年來更讓蒙古得到瞭國際社會的極大關註。蒙朝友誼可追溯到冷戰初期,雙方人員高層一直往來頻繁。2002年,朝方曾表示蒙古人民是其在東北亞唯一真正的朋友。2013年,蒙古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訪問平壤,成為瞭金正恩上任後接見的首位外國元首。並且,蒙古與朝鮮問題其他利益攸關方均保持友好關系,沒有領土爭端等遺留問題。因此,蒙古逐漸成為朝鮮和東亞其他各國溝通的橋梁。
蒙古也利用這一優勢,將自己定位成促進朝鮮問題和平解決的公平協調人。蒙古效仿“赫爾辛基進程”發起的“烏蘭巴托對話”,成為六方會談之外討論朝鮮問題的重要多邊場所。“烏蘭巴托對話”旨在增進區域互信,消除不穩定因素,從低政治領域自下而上加強區域合作。
通過組織朝韓女性領袖互訪,朝韓醫學交流,國際拳擊賽,協調入朝的國際糧食援助等,加強朝鮮和東亞各國之間的聯系紐帶,蒙古進一步取得瞭朝鮮的信任。在六方會談陷入停滯、朝鮮對韓國發起的東北亞和平合作倡議依然保持敵意的狀態下,“烏蘭巴托對話”成為瞭朝鮮和六方會談其他各方保持交流的重要平臺。蒙古還通過牽線搭橋,推動瞭日本人質事件的解決和朝日關系的正常化。
蒙古的這一系列行為,固然發自其希望東亞地區長久保持穩定與和平的真誠意願,同時也從中受益匪淺。軍事上,蒙古每年可直接獲得美國提供的價值3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武器裝備和人員培訓等。經濟上,無論是設計中的“中蒙俄經濟走廊”,還是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乃至俄羅斯的跨歐亞通道以及蒙古的“草原之路”計劃,蒙古都無疑將是重要獲益者。蒙古和日本還於近期敲定瞭經濟合作協定的基本條款,達成瞭兩國牛肉和汽車貿易相互關稅減免的協定。
平衡於大國間,努力協調著東北亞局勢的蒙古,成功取得瞭相對於其國力而言較高國際地位。在參與全球與區域事務的過程中,蒙古不僅為自身發展營造瞭穩定的外部環境,同時也為相關地區的安全及和平做出瞭矚目貢獻。
蒙古最新提出的“永久中立國”的構想,可謂其90年代之後的外交政策與實踐的總結與制度化。大象搏鬥起來固然聲勢可怖,然而聰明的人卻知道未雨綢繆,削弱乃至消除引起爭鬥的因素。若是借此成就一處和平,獲益的又豈止是草坪呢?
經濟上,無論是設計中的“中蒙俄經濟走廊”,還是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乃至俄羅斯的跨歐亞通道以及蒙古的“草原之路”計劃,蒙古都無疑將是重要獲益者。
作者畢業於喬治華盛頓大學,目前在新加坡工作。文章來源:聯合早報網
【獨傢稿件聲明】凡註明“和訊”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未經和訊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如需轉載,請與010-85650688聯系;經許可後轉載務必請註明出處,並添加源鏈接,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靜電機512F59CA568BB2D0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